| 政策法规汇总 |
01 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(银发〔2024〕2号)
指导意见:《意见》旨在支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。《意见》提出,支持商业银行向各类主体新建、改建长期租赁住房发放开发建设贷款,期限一般3年,最长不超过5年。鼓励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租赁住房团体购房贷款,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。支持向自有产权的住房租赁企业发放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,允许经营性贷款置换开发贷款,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。对向非自有产权的住房租赁企业发放的经营性贷款,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。
02 关于印发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的通知(国数政策〔2023〕11号)
政策要点: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对政策的解答指出,数据要素×”行动就是要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创造新产业新模式,培育发展新动能,从而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,已快速融入生产、消费、流通、分配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,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。”沈竹林说,目前存在数据供给质量不高、流通机制不畅、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等问题,制定“数据要素×”行动计划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。
03 关于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及试点推行“企业绿码”有关事项的通知(工信厅节函〔2023〕384号)
政策要点:《通知》提出将面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“企业绿码”,对绿色工厂绿色化水平进行量化分级评价和赋码,直观反映企业在所有绿色工厂中的位置以及所属行业中的位置。其中指出,经申报单位自愿申报、第三方机构评价、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评估确认及专家论证、公示等程序,确定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,予以公布,同时面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“企业绿码”。
04 关于加快“宽带边疆”建设的通知(工信部联通信〔2023〕263号)
政策要点:目标到到2025年底,边疆地区县城、乡镇驻地实现5G和千兆光网通达;行政村、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、边境管理及贸易机构、有人居住海岛通宽带(含通光纤、通4G或通5G)比例达到100%;沿边国道和省道沿线基本实现移动网络覆盖;内海海域按需实现网络覆盖。到2027年底,边疆地区行政村、边境管理及贸易机构通5G网络比例达到95%以上;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、沿边国道和省道沿线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;有人居住海岛通5G网络比例达到100%;内海、领海等海域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。
05 关于印发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》的通知
政策要点:(一)风险补偿标准:基础风险补偿比例为该笔不良贷款本金余额的30%。对有效期内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小微企业贷款,在基础补偿比例标准上提高10个百分点补偿,即40%。(二)业务熔断机制:不良贷款项目本金总额超过该合作银行备案贷款项目本金总额的3%且对该合作银行补偿净额超过500万元时,即暂停办理该合作银行备案项目的风险补偿业务。
| 申报征集汇总 |
01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通知
发文单位: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
申报要点:(一)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,实际注册并运营满1年,孵化服务领域应属于本市高精尖产业领域;(二)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以下一项或多项专业服务:专业平台服务、供应链服务、资源对接服务;(三)上年度取得的专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应不低于30%,或近两年专业服务收入平均增速不低于5%;(四)建有创业导师营,每年组织导师服务应不少于50人次等。
02 关于组织开展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(货物贸易)申报工作的通知
申报要点:(一)申报范围主要有园区型载体、链主型载体和平台型载体。(二)申报基本条件:申报我市货物贸易方向的企业。须在北京市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,建议年度进出口总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;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事故问题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;未曾享受政府类似资助的项目等条件。
03 关于印发《促进精品民宿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》(试行)的通知
申报要点:民宿企业可申报“高质量发展示范民宿评定申报”和“公共服务和全域旅游项目申报”。申报要求主要有:民宿企业以品牌为单位进行项目申报,如有多项符合申报要求,建议选取最具代表性、亮点最突出的项目进行申报,原则上补贴资金对同一品牌不进行重复补贴;各民宿企业需严格按照扶持办法要求,提供相关申请材料证明,逾期或相关证明材料缺失视为放弃本次扶持补贴等。
04 关于开展2024年度怀柔区第一批人才引进集中申报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
申报要点:申报采取推荐制,区教委、区经信局、区商务局等十三家申报单位将引进人才需求报送至各主管部门,人才推荐标准参考《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(试行)》和《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》,同时突出怀柔产业发展重点,突出人才创新创造潜能,以业绩能力为衡量标准,着力引进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。